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政府法治机构的职能优势,全力推动地方立法体系健全完善,以良法保障善治、促进发展。5年来,共对15部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法治审查。
一是立法前高站位做好立项准备。吃透上情提高立项有效度。整理研究地方立法权四大领域法律法规等600余件,把握立法红线、禁区和盲点,找寻立法创新途径和空间。摸清民情提高立项精准度。坚持问需于民,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湖州发布等向公开征集立法意向,密切关注群众急难愁盼,收集立法项目建议16个。针对车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制度支撑不足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向上反映立法需求建议,得到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掌握实情提高立项契合度。推动开展立法前评估,开展调查研究,统计基础数据,分析存在问题,论证立法必要性、可行性、成本和效益等。
二是立法中高标准严格法治审核。强协同形成立法合力。制定草案送审稿审查方案,强化与市人大一审专委、法工委和起草部门的联动,组织审查会商30余次,解决难题100余个。广覆盖凝聚立法共识。建立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6个工作站、组建29人专家库和30人志愿者队伍,征集意见建议2000余条。严把关提高立法质量。严审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完成草案审核把关并提出审核意见1100余条,努力做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三是立法后高效率推动实施宣贯。加强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抓好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同步开展文件涉地方性法规、营商环境等专项清理,推动法规落地见效。强化法规相关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涉及地方性法规专项执法监督7次,发现执法问题3类,督促整改问题11个,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挥司法行政普法宣传矩阵优势。开展新修订的《立法法》、地方性法规等学习宣传952场,覆盖19.6万余人次,营造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