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 | >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专项行动) |
近日,市民沈先生为表感谢,向长兴县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送来一面锦旗,上书:忠于职守、千方百计、为民解难。
沈先生家住长兴县城北小区,多年来,因楼上业主的卫生间渗漏水,导致其家中屋顶墙面经常渗漏水,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后,沈先生向当地的物调委寻求帮助。物调委在了解情况后,亲自派人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交流。最终,楼上业主叫来水电工对卫生间的下水管进行修复,使其不再渗水,并对沈先生表示歉意。至此,双方握手言和,这起长达五年之久的渗漏水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纠纷还有很多,而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湖州市司法局指导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扎根基层,贴近百姓,服务群众的优势,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分级化解,类似沈先生遇到的物业纠纷,我市在县级层面普遍成立了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委员会,并在全省物业管理纠纷领域率先形成“2+2+N”多元化解模式,对于这样的行业性专业性纠纷,我市已实现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物业管理、消费维权、学生伤害、婚姻家庭等8类专业性调委会全覆盖,在矛盾纠纷精准化解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当前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琐事产生一些纠纷,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用“和文化”创“美生活”,市司法局指导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村、镇、县分级化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三三制”,小事不出村。对于村(社区)纠纷,按照治保主任、村书记(主任)、村(社区)班子三个层面、三次调解,坚持源头化解,避免小事升级出村。截至10月底,在村(社区)成功化解的“小事”5883件。联调包案制,大事不出镇。依托各司法所建立律调、访调、诉调对接联动机制,对村(居)未能解决的纠纷及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组织镇级调解员、顾问律师等共同调解。对重大、疑难类纠纷,由司法所提交乡镇(街道)联席会议集体研究调解方案,定人、定时、定责解决。截至10月底,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矛盾纠纷5516件。中心托底制,疑难杂症不出县。依托县区矛盾联合调处中心,以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重要支撑,引入法律援助、律师、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形成了大调解联动格局,尽可能确保疑难复杂纠纷在县域内解决。
为群众服务永远在路上,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发挥职能优势、夯实基层基础、完善调处机制,筑牢首道防线,为维护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