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56423X/2024-00027 成文日期: 2024-11-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局)
市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11-18 10:08

 


         2023年以来,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深入推进“六个新湖州”建设,一体打好法护营商、法护生态、法护平安、法护民生等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法治湖州在实干争先中示范先行。笃定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总目标,积极打造“在湖州看见法治中国”标志性成果。累计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58次、承接省部级试点项目11个、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发言13次,高质量承办2023年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会、第三届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行政能力在良法善治中迭代跃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等4部法规草案顺利过会,6个监管一件事全部上线,安吉县入选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部级试点,完成行政复议员任命和分级管理试点改革任务。


       (三)社会大局在法治护航中平安稳定。聚力平安护航亚运主题主线,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德清嫂”调解品牌入选省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并入驻省“枫桥经验”陈列馆、获评全市实干争先“奔跑者”称号,南浔镇调解委员会以及德清、长兴、安吉的3位人民调解员获全国优秀称号。戒毒所改革转型工作获司法部、省司法厅认可,在全国社区矫正培训班上介绍经验,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改革转型现场推进会在湖州召开。


      (四)营商环境在合规引导中持续优化。推动出台全省首个《产业合规体系建设意见》,创新实施“六个一”工作打法,首批推进的童装、电梯、车联网等6大产业合规中心均投入运行,三张规则清单编制完成,5个合规指引列入省级重点名单、数量全省第一,新能源、电梯产业合规指引对外公布,车联网《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要求》升级为国家标准,相关做法获评全省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践“好案例”。


     (五)基层基础在创新赋能中不断夯实。一体推进基层法治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机制建设,创建省级法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2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8个、民主法治村社55个,打造法治示范带9条,培育基层“法律明白人”超万名。安吉余村相关做法获评“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德清、长兴相关项目入选省级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一个统筹、五大职能”,努力为高质量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一)聚焦“一个目标”,打开法治湖州新局面。一是大抓法治政府建设提标。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确保实现全覆盖目标。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1+4+N”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精准式监督,指导推进安吉县部级试点工作,积极挖掘推广试点经验做法。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二是大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放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试点先行优势,拓展目标产业到10个以上,。探索推进涉企增值化法治服务,推动律所与商会联系结对全覆盖,开展民企“法治体检”3万家以上,鼓励律师参与商事调解工作,进一步提升“法务先锋”服务团在涉企公证、经济仲裁上的功能水平。三是大抓普法宣传扩面提效。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湖州市重点普法人群应知应会学法清单》,指导全市42个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规范化运行,做好法治建设与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结合文章,推动法治文化示范带建设工作纳入和美乡村、幸福新湖州等考核体系。


    (二)推进“六项改革”,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一是放大民主法治村建设“余村经验”。坚定树立“大余村”理念,推动以余村为龙头的17个行政村引领打造“美丽乡村+法治乡村”示范组团,力争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国家级4个以上、省级50个以上。二是全面推行“入驻式”行政执法监督。以乡镇(街道)执法监督工作站全覆盖为基础,深化完善“构筑三道防线、落实三级评估、查摆三类风险”的驻点集中监督工作机制,并以现场会形式在全市域推广。三是聚力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以“便捷触达、快速响应”为目标,梳理绘制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地图,进一步打通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推动公共法律资源动态配置、服务承接力量共建共享。四是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挂牌成立涉外企业合规中心,探索编制涉外合规指引,加强涉外合规指导员培育和法律服务人才分层培养,进一步优化企业涉外业务的公证、预警、咨询等法律服务,坚定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五是持续深化市戒毒所改革转型。探索建立市戒毒所与市矫正管理局合署办公机制,设立5个社区矫正管理大队,以派驻和巡回相结合的方式进驻区县。六是迭代升级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力争在全国率先形成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地方标准,全面推进派出所副所长兼任司法所副所长工作,争取召开全省推进“所所联动”工作现场会。


    (三)实施“三大行动”,激发基层基础新活力。一是实施基层法治人才倍增行动。全面摸底乡镇(街道)党政办、司法所、执法队等主要法治部门专业人才配置情况,一对一研究引才方案。加大基层干部法考支持力度,完善公职律师培养、补贴政策。二是实施司法所建设强基行动。摸排硬件条件弱、人员力量弱、工作成效弱的司法所开展消薄攻坚,大力支持各县区“枫桥所”新创建工作,力争“枫桥式”司法所全市创建率达到30%以上。三是实施队伍专业化提能行动。大力推进行政复议员试点改革全覆盖工作,构建“专职人员+辅助人员+挂职人员”团队制办案梯队。配齐配强社区矫正社工队伍力量。巩固深化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成效,针对协理员配备、招录、管理、激励、培训等工作,争取与市相关单位联合出台指导意见。


     (四)深化“三标活动”,展现实干争先新形象。一是聚焦发展拓赛道。迭代升级“三标”活动运行机制,打造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治理、保障高水平民生以及年度重点工作等赛道,设置“成长之星”“服务之星”等单项奖,推动更多法治领域工作纳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相关方案。二是聚焦队伍强载体。开展一对一导师帮带、“笔杆子”提升工程、法治新青年成长论坛等活动,建立健全“青年学、青年写、青年说、青年动”全链条育人体系,打造“司法行政大讲堂”专业品牌,用好“书香机关”“红领学堂”等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三是聚焦作风固底线。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工作风险责任清单,深入推进“清廉矫正”“清廉司法所”等廉政单元建设,推进沈家本历史文化园创建省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争创全市清廉建设示范点。